佛山传统文化符号
数据库

首页

  • 传统建筑
  • 传统建筑构件与装饰
    • 屋脊造型及装饰
    • 瓦当和滴水
    • 山墙造型及装饰
    • 蚝壳墙
    • 墀头
    • 照壁
    • 梁架构件
    • 门及其构件
    • 檐下装饰
    • 窗
    • 藻井
    • 罩
    • 石榜
    • 石狮
    • 石栏杆
    • 云龙柱
    • 柱础
    • 夹杆石
    • 铺地
  • 文物精品
    • 陶瓷器
    • 金属器
    • 玉石牙器
    • 竹木漆器
  • 非遗精粹
    • 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
    • 传统舞蹈
    • 传统戏剧
    • 传统美术
    • 传统技艺
    • 民俗
    • 传统音乐

“雲屿氏”款素胎熊

清晚期

通宽18.1厘米,高18.2厘米

佛山市博物馆藏

作品为手捏成型,褐色素胎。熊身躯肥壮,仰首张口,双目圆睁,尾巴上翘,尾端分支为二垂搭于右腿上。熊毛以胎毛技法表现,细腻逼真,熊背脊长毛凸起,毛发末端用白釉圆点排列作装饰,牙齿、爪甲均施白釉。作品线条圆润流畅,造型饱满沉稳,是一件能够代表黄炳动物雕塑大师水平的作品。熊底有“云屿氏”款,“云屿氏”即是黄炳的号。

黄炳(1815-1894)字云渠,又号云屿,一作云渔。黄炳擅画,时常与小他十多岁的小叔黄古珍在一起,互相借鉴,所作陶塑人物、鸟、兽,注重细节神态刻划,饶有神彩。由于他有极为熟练的雕塑技巧和写实功夫,故其作品无不形神毕肖,栩栩如生。他创造的石湾陶塑胎毛技法一直应用至今,对石湾陶塑的发展和继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这只熊的造型与真实的熊差异甚大,让人产生似熊非熊、似狮非狮的感觉。民国以前,陶艺家大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狮子和熊,只看过简单的图画或听过传说描绘,凭想象来塑造。而辨认“熊”和“狮”,主要区别在于尾巴的形状,熊的尾巴是分两叉的长尾;狮的尾巴是一团卷毛,石湾人称“冬菇尾”。这样,双尾熊就成了石湾陶特有的“熊”的形象了。

绘图下载

彩绘图,线描图,实物图(点击可放大)